非關正確:美國人為什麼不害怕?
2009-01-23 中國時報 【胡晴舫】 

     歐巴馬上任了。兩百萬美國人湧進他們的首都,身處零下七度低溫,搖著小國旗,胸前別著徽章,迎接第一位黑皮膚總統進駐白宮,成為全美及全球最有權力的人。 

     兩場戰爭尚未結束,中東危機加深,美國財政赤字破紀錄達一.二兆美元,負債破表一○.六兆美元,在此「嚴峻寒冬」(套用歐巴馬套用華盛頓的話),向來冷靜內斂的歐巴馬沒有過分利用他個人的「光榮時刻」,反而選擇平實語言,節制了他有時過於精練的演說能力,但,這不妨礙美國民眾在他宣誓就職後情不自禁地齊聲高喊他的名字。 

     非常時機,非常領袖。 

     打從年輕參議員歐巴馬出現於政治地平線上,布希政府的一連串決策錯誤就像是準備好一個完美風暴,使歐巴馬得以接近完美政治領袖的身姿登場。他很少說錯一個字,不曾犯下致命錯誤,他讓喜劇演員沮喪,令媒體毒舌驚艷,鼓舞了大多數美國人。當美國面臨八十年來最慘痛的經濟衰退,短短四個月內兩百萬美國人失業,民調指出,美國人並不天真認為歐巴馬將解決一切,也不相信危機很快過去,但他們期待歐巴馬,願意等待。因為,他,讓他們充滿希望。 

     完美的政治家,如同完美的愛情,每個成年人都會告訴你,在現實生活中完全不可能。對政治失望,就像對愛情幻滅,是人生必經過程。 

     歐巴馬的崛起,乃一齣無懈可擊的金獎鉅片,編導精準,演員稱職,既具時代宗旨,又溫情動人,每個離開戲院的觀眾都無法否認心中澎湃著一股騷動情感。但是,電影歸電影。當人們回到烏煙瘴氣的都市街頭,口袋只剩零錢,星期一上班要擔心解雇,他們就會搖搖頭把那股感動甩到身後,恢復世故;如此,現實生活中必然發生的失望才不會變成絕望。 

     因此,許多人已經準備對歐巴馬失望。英國人回想一九九七年五月布萊爾上台時,台灣人回想二○○○年三月陳水扁當選總統,他們均迎合時代召喚,像希臘悲劇最後結尾時從空而降的機器神,準備解決當下看似不可能的情境。結果,你瞧,布萊爾跟陳水扁執政後都發生了什麼事。 

     歐巴馬在一個更不可能的情境下凌空降至政治舞台,期望更高,希望更濃,隨之而至的失望是否只會更重。 

     嫉俗分子通常是對的,也許歐巴馬只會證明了政客終究一張花嘴,他的一兆美元救市計畫把美國推往更深的經濟泥淖,他的菁英團隊將沉溺於個人英雄主義的意志角力,他的國防外交將因用了最大政敵希拉蕊而荒腔走板。

     然而,當下,美國人需要歐巴馬這個總統,因為歐巴馬神話其實是美國核心價值的再確認。在布希政府令人沮喪的執政之後,美國聲望下滑,經濟衰退,美國人已經認不出自己是誰。不似其他國家以特定種族文化當作立國基礎,移民立基的美國人靠的是共同價值以及據此而建的制度法律來建構他們的身分定位,許多看似陳腔濫調的理念價值因此不斷重複,在不同時間地點一再出現,包括好萊塢電影和歐巴馬的就職演說。維護這些普世價值,即在維護美國這個國家概念。 

     美國人賭注並不在歐巴馬,而是在他們自己。這個擁有肯亞父親與堪薩斯州母親的混血兒,此刻被高高舉起,當作美國混種文化搖籃所能產生的最佳代表,幫助他們繼續相信;他不是救世主,但,肯定是美國精神的完美之子。 

     歐巴馬深知這個道理,因此在就職演說裡不斷使用「我們」,表示挑戰是新的,迎接挑戰的方法也是新的,成功所須依靠的價值卻是舊的,這些價值「是推動美國各段歷史前進的靜默力量」,更強調,「我們不會為我們的生活方式道歉,也不會猶豫去捍衛它。」 

     一個選擇相信自己的人,當然不用害怕未來,即使前方充滿荊棘。而,要問的是,台灣人,我們害怕我們的未來嗎?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4+112009012300163,00.html

----------------------------------------------------------------------
恩...身為台灣人的我,其實滿害怕的...
因為當初投票時,我其實想投廢票= ="
我不認為現在有什麼人可以把台灣救起來...>_<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rizelda 的頭像
    grizelda

    葛莉蘇打吃蛋塔

    grizel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